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研究发现调控植物器官塑形的生物力学机制

来源:植物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扁平化是叶片等植物器官最为常见的形状之一。另一种常见的器官形状是辐射对称,如根、茎。不同的器官形状如何产生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问题。多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了

扁平化是叶片等植物器官最为常见的形状之一。另一种常见的器官形状是辐射对称,如根、茎。不同的器官形状如何产生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问题。多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众多能够影响植物器官形态的基因,但是这些基因怎样介导器官三维形态的变化(又称塑形)尚有待解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焦雨铃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植物器官塑形的研究。近年来,研究组综合分子遗传学、活体成像和数学建模等方法,着力研究叶片扁平化形成的机制。该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细胞壁化学和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影响器官塑形的关键因素。在叶片形态建成早期,叶原基不同区域细胞壁果胶修饰的差异会改变细胞壁力学属性,并进一步导致细胞生长差异和器官不对称性的建立。那么,叶片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形成高度扁平化的形态?这一过程主要受到何种机制的调控?

本项研究以拟南芥和番茄多种类型的叶性器官(子叶、真叶、萼片)为对象,研究器官扁平化形态建立的机制。结合生物学实验和三维力学建模,研究发现叶片扁平化过程依赖于细胞内周质微管沿最大应力方向平行于叶片背腹轴排列。周质微管通过介导纤维素的沉积方向,引起细胞不同方向细胞壁力学属性的差异,最终导致细胞的各向异性生长和分裂。叶片边缘特异调控因子在促进叶片原基打破辐射对称,产生初始的扁平化。微管介导的应力反馈放大初始的扁平化,形成高度扁平化的叶片。对于未打破辐射对称的器官,应力反馈进一步维持辐射对称,并促进沿对称轴的生长,产生圆柱形器官。因此,应力反馈可以解释两种主要器官形状的形成机制。两种器官形状的差异来源于发育早期是否打破了辐射对称。

该研究结果于9月10日以长文形式发表于Current Biology杂志(DOI:10.1016/)。康奈尔大学教授Adrienne Roeder为文章撰写了评述。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博士后赵峰、焦雨铃研究组博士后杜斐、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博士Hadrien Oliveri、宁波大学博士周吕文和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博士Olivier Ali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焦雨铃和里昂高等师范学院教授Jan Traas为通讯作者。本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欧洲研究委员会先进项目等的资助。

微管介导的细胞壁各向异性调控叶片扁平化形态建成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温馨提示:

【来源:中科院之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

文章来源:《植物研究》 网址: http://www.zwyjzz.cn/zonghexinwen/2020/0916/378.html



上一篇:植物园深处藏着20多株珍稀“千岁兰”
下一篇:中国—印尼药用植物保护研究创新基地建设正式

植物研究投稿 | 植物研究编辑部| 植物研究版面费 | 植物研究论文发表 | 植物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植物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